Date 2025-02-18 21:13:03
在日本顶尖美术学院学习,成为原研哉的学生是一种怎样的体验?今天@陈夜宵 从东京武藏野美术大学新生的角度来看,我们来谈谈他在国内外经历的设计教育的差异。我们想知道像原研哉这样的大师是如何教书/布置作业的?为什么日本的平面设计水平这么高?读完这篇文章后,你可能会有所收获。@陈夜宵 :2012年,我从武汉到上海师范大学学习了一年的设计,中途辍学来到日本。现在我已经和东京一所著名的艺术大学的原研哉老师在一起两年了。就中日设计的差异而言,我认为我仍然有一些个人经验。本来还有很多话题要做,但突然有一种不吐不快的感觉。现在武藏野美术大学在微信上广为流传
在日本顶尖美术学院学习,成为原研哉的学生是一种怎样的体验?今天@陈夜宵从东京武藏野美术大学新生的角度,谈谈国内外设计教育的差异,想知道原研哉等大师是怎么教/布置作业的。为什么日本的平面设计水平这么高?看完这篇文章,你可能会有所收获。
@陈夜宵:2012年,我从武汉到上海师范大学学习了一年的设计,辍学到日本。现在我在东京一所著名的艺术大学和原研究老师混了两年。关于中国和日本的设计差异,我认为我仍然有一些个人经验。有很多话题要做,突然有一种不快乐的感觉,现在在微信上广泛传播的武藏野艺术大学图书馆完成了这篇文章。我不想盲目地欣赏日本,也不想盲目地贬低中国的设计,只是站在一个学生的角度,没有进入这个行业,考虑中国的设计,简单地谈谈我近年来的经验。如果这些论点有错误,请纠正它们。
我们的生活环境往往把我们拖入无可救药的平凡。
俗话说,“视觉决定高度,思维决定高度”,包括我们的心理素质。然而,作为一名艺术从业者,“平凡”或从众思维的“平庸”无疑将是致命的。作为一名学习设计的学生,我更喜欢称自己为半艺术从业者,这让我感到轻松,不用担心自己的定位。一旦有人称我为特定职业的员工,我就会感到恐慌,因为我没有达到所谓的职业标准。在很多方面,我只是一个爱好者,将来我很可能达不到职业标准。但我不能说我不是专业人士。毕竟,我受到了父亲的影响。学习艺术已经13年了,交给我的任务基本上可以完成。近年来,日本教给我的最重要的是谦虚的态度。学习是无止境的。我们必须始终谦虚。你永远不会知道有成千上万的人比你更强大。首先,这是所有知识的基础,有多少中国设计师的专业知识仍然挂着一堆职称。
回到主题,进入东京艺术大学后,我一直在与我多年培养的中国人的思维和模式作斗争。在微博等网络平台上,包括我在中国大学学到的东西,几乎让我走上了一条注定的道路。虽然我隐约觉得我现在走的是一条真正的不归路。
△ 原研哉作品
这是中国大学生或想进入这个行业的人的普遍状态,这可能就是为什么中国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原创品牌。大学和社会也是如此。在中国的大学时代,我认为我的时间完全被喂狗了。我所谓的专业是盲目地被微博或互联网上所谓的优秀作品洗脑,被“一周学习PS”、“如何制作冰火海报”等技术流信息淹没。
我的大部分生活都是看电影,泡泡妹妹,然后在舒适的环境中,感觉要学习,晚上看PS教程,练习我的C4D。当时,我和成千上万的大学生没有什么不同,无论是在行为上还是在心里。我们大多被称为艺术生的只是一种操作软件的技术,这也许就是俗话所说的“普通”吧。在这样的环境下培养出来的设计专业的学生,突然去公司实习,拿着低薪,还被客户逼着跳楼。整个行业的环境也主要是客户可以哭孩子的审美,客户不满意就不付钱。然后我们这些学设计的人会怀疑自己为什么学设计,然后考虑转行。其实隐藏着中国整个行业对设计师的不认同和不尊重。它还包括我们对自己的不同意。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比设计师更懂设计,每个人都在指指点点,我们完全会沦为技术人员,与工厂的工人没有太大区别。这可能是我有限的理解。毕竟,我在中国呆了很长时间后没有来日本,所以我就不多说了。
我试着考虑为什么日本在各种艺术方面成为大师。我首先想到的是整个社会的宽容。没有人会告诉你你毕业后需要做什么。虽然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仍然选择就职,但作为一名艺术专业的学生,其中一些人已经明确表示他们不想就职。有些人可能认为孩子们是理想的,将来不会被现实压低。让我告诉你一些我周围的例子。
第一个是我们学科的大四学生Sakasita。他出生在北海道大学医学系(日本排名前三的大学)。他在东京的一家医院当医生,年薪2000w。现在他已经30岁了。你想问我一个医生是怎么成为我的大四学生的?他自己说,因为原来的研究老师的书,让他明白他真正想做的是设计,所以他毅然来参加研究生考试,一边当医生一边学习,但毕竟,医生和设计师都很忙。为了他的设计梦想,他不得不和他交往多年的女朋友分手。几天前,他和他一起喝酒,说他现在准备辞职,然后去瑞士深造,将来成为一名产品设计师。
上一篇:无厘头的画怎么成了“好的艺术”
下一篇:“少即是多” 的最高境界是什么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