借势海报必看! 二十四节气之寒露海报设计常用意象总结

Date 2025-11-11 22:02:52

借势海报必看! 二十四节气之寒露海报设计常用意象总结

大家好,这是花生的设计。

国庆假期结束了。你玩得开心吗?欢迎在评论区与我分享您的假期经历~ 今天是二十四节气的寒露,是深秋的标志,意味着天气会越来越冷。在这段时间里,我们也应该觉得温度明显降低了很多,所以我们应该记住采取保暖措施。今天,让我们来看看寒露在海报上的常见形象。

上期回顾:

一、“寒露”简介

寒露是 24 节气的第 17 一个节气,秋天第一 5 每年公历一次节气 10 月 7 日- 9 日交节。冷露是反映气候变化的重要节气。此时,气温明显下降,冷露凝结,因此被称为“冷露”。民间有句谚语说“露水先白后冷”,这意味着露水将从初秋的凉爽转变为深秋的寒冷“白露欲霜”。

在寒露的海报中,经常使用能反映寒冷天气、露水凝结等意义的元素和文案。零食品牌使用的海报主要元素是由腰果制成的柿子,叶子上挂着露水;腰果展示了品牌特色,露水和柿子符合节气特点,巧妙自然。

借势海报必看! 二十四节气之寒露海报设计常用意象总结

在古代物候历中,寒露三次是红岩的客人;第二只鸟进入大水作为蛤蜊;第三只菊花有黄华。这意味着红岩在寒露季节会排成“一”或“人”的队列,向南迁徙;雀鸟此时消失了。古人看到海边突然出现了许多蛤蜊,蛤蜊壳的图案和颜色与雀鸟非常相似,所以他们认为雀鸟变成了蛤蜊;菊花也会在这个时候开出黄色的花。红岩和菊花广泛应用于寒露海报 2 种子物候形象。

借势海报必看! 二十四节气之寒露海报设计常用意象总结

二、“寒露”习俗

传统的寒露习俗主要包括赏红叶、吃芝麻、吃螃蟹、喝秋茶等。

① 赏红叶

10 月亮是北方地区的红叶观赏期,而提到红叶,最著名的是北京的香山红叶,它的最佳观赏期是 10 月 15 日至 30 日。每年寒露前后到香山赏红叶,不仅是北京的传统习惯,也是全国人民秋季出游的热门选择。

② 吃芝麻

民间有“寒露吃芝麻”的习俗,因为中医养生理论有“秋冬养阴”的说法。秋天要养阴防燥,润肺益胃,芝麻正好有“补肝肾、滋五脏、益精血、润肠燥”的功效。黑芝麻中的芝麻素还具有去除胆固醇、保护肝脏、稳定血压的作用。而且芝麻是药食两用的便宜食材,所以寒露吃芝麻绿豆饼、喝芝麻糊的习俗一直保留到现在。

③ 吃螃蟹

民间有句话叫“寒露发脚,霜冻抓住,西风响,蟹脚痒”“九月脐,十月尖”,都和吃螃蟹有关。因为此时螃蟹已经发育成熟,雌蟹黄膏丰满,肉质鲜美,是口感和品质最好的时候。

④ 饮菊花酒

在寒露季节,菊花盛开。为了消除秋季干燥,人们有饮用“菊花酒”的习俗。这一习俗与攀登一起逐渐转移到重阳节。菊花酒是由菊花、糯米和酒曲制成的。它在古代被称为“长寿酒”。味道凉爽甜美。据说具有养肝、明目、健脑、延缓衰老的功效。

⑤ 饮秋茶

寒露期间气候干燥,因此有些地方有喝寒露茶的习俗,以缓解秋季干燥,滋养身体。寒露茶是指寒露节气前三天和后四天采集的茶,也称为“正秋茶”。坚持合理饮茶和品茶,不仅可以温暖身心,而且不会受到干火的干扰。它不仅可以御寒暖身,还可以滋养胃,帮助消化,预防感冒等疾病。

借势海报必看! 二十四节气之寒露海报设计常用意象总结

寒露常用的形象

① 寒露不寒

因为前面有白露,寒露的海报基本上不是围绕“露”借势,而是围绕“寒”字。“寒露不寒”是一种利用频率很高的想法。具体来说,它将产品性能或服务理念与温暖、爱等概念联系起来,用于与“寒”形成对比。

服装品牌海兰之家利用海报将衣服的缝合线与山路进行比较。布料上散落的水滴不仅反映了衣服的防水属性,而且符合“冷露”的形象。文案“无畏寒冷”反映了衣服保暖的特点,可以帮助人们抵御寒冷,坚持自己的爱。KTV 品牌欢乐迪象征着朋友们在碰撞啤酒杯的欢乐中相聚,与“冷露冷”形成对比。

借势海报必看! 二十四节气之寒露海报设计常用意象总结

② 滋润/防燥

寒露标志着深秋的到来。天气越来越干燥。人们很容易感到口干、呼吸困难和皮肤干燥。因此,许多品牌以此为出发点,以“养生”、“防干”、“保湿”为产品卖点,进行有针对性的营销。家电品牌美的结合“菊花茶润燥”宣传了自己的保健壶,而海尔则反映了自己的空调可以缓解空气干燥引起的呼吸不适。此外,护肤、食品、厨具、外卖等品牌也可以利用类似主题的节气。

借势海报必看! 二十四节气之寒露海报设计常用意象总结

③ 常用的装饰元素

从前面的海报可以看出,菊花、桂花、红叶和柿子是冷露海报中的高频元素,尤其是菊花和柿子。它们色彩鲜艳宜人,是很好的画面装饰元素。此外,还使用了棉花、山楂、苹果等季节性元素。

借势海报必看! 二十四节气之寒露海报设计常用意象总结

好了,以上是本期为大家整理的寒露海报的常见设计形象。如果你喜欢本期的推荐,记得喜欢收藏,然后继续推荐更多有趣实用的干货设计知识 ~

推荐阅读: